企业破产重整中存在的主要困难是什么?如何进一步规范破产案件审理,提高法院服务企业的质量和水平?怎样在现行法律框架内通过重整促使企业起死回生,尽可能实现债权人、企业和出资人各方利益的最大化?8月7日下午,竹溪县人民法院院长张学平带着上述问题,与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李从鑫,立案庭庭长谌德武、合议庭成员柏自奎一起深入竹溪创艺皂素有限公司调研。
调研座谈会上,管理人就创艺公司破产案件起因、债权申报、资产现状以及重整计划草案进行了简要介绍。创艺公司留守负责人从企业基本情况和发展前景两个方面做了详细说明。张学平院长一行细致询问了管理人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认真听取了企业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向企业留守负责人介绍了法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开发区经济建设的有关部署和举措,同时还就法院如何更好地为企业下一步重整服务进行了交流,认真解答了企业留守负责人提出的相关法律问题。随后,张学平院长一行还深入创艺公司的厂房和车间实地察看了企业生产情况。
竹溪创艺皂素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9月,注册资金3564万元,现有职工70余人。该公司在黄姜皂素清洁生产及环保技术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曾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是竹溪县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企业之一。近年来,由于决策失误及控股股东的其他原因,导致公司资金链断裂,背上了沉重的负债并彻底丧失流动性,从而使公司陷入破产的困境。竹溪县法院受理债权人破产申请后,为最大限度的维护债权人及各方的利益,尽可能盘活存量资产,维护企业和企业职工合法权益,降低企业破产对地方经济的负面影响,维护地方社会和谐稳定,先后多次主持召开债权人会议,详细了解创艺公司的现状和困难,依法稳妥推进案件审理工作。
张学平院长在调研时,立足实际对进入破产程序的企业提出了几点希望:一是坚持一个前提,即“稳定”。要做好债权人、企业职工和相关各方的思想工作,切实维护合法利益。二是狠抓一个基础,即“生产”。对于暂时陷入困难但发展前景好的企业,要切实抓紧生产经营,让债权人看到希望。三是明确三个重点,即“债转股、债务清偿预案、出资人权益调整”,尽可能使企业起死回生;四是紧盯一个关键,即“创新”。在生产技术上要努力实现创新,创新才有活力,创新才能发展。五是搞好扩产,但要量力而行,不能盲目扩张。六是要坚守一个底线,即“环保”。保护良好生态环境是企业的基本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