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法秉正 厚德为民

——蒋家堰法庭为民办实事剪影

2021-07-05 16:32
来源: 蒋家堰法庭
作者: 肖尧 吴燕    浏览: 3028

自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活动开展以来,竹溪县人民法院蒋家堰人民法庭主动作为,进一步强化司法为民、便民、利民举措,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努力书写司法为民的大文章,想当事人所想、急当事人所急,从小处着眼、从细节入手,自觉将“崇法秉正 厚德为民”的理念落到实处。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我一次都没到竹溪去过,案子就办好了,第一笔钱也收到了,以后你们到西安来,我一定要请你们吃饭!”张某在电话那头激动的说。

承办法官对当事人进行视频调解_尺寸修改.jpg

数日前,张某欲起诉家住竹溪县蒋家堰镇的凌某,向其讨要拖欠的劳务工资,因张某远在陕西西安,便在律师的帮助下办理了网上立案手续。蒋家堰法庭收到张某的立案材料后,第一时间与被告凌某取得联系,并通过微信向其送达了应诉材料。因凌某生意繁忙,平时也不常在竹溪,加之所欠劳务工资数额不是很大,为了节约诉讼成本,方便双方当事人,承办法官决定先组织调解。在法官的悉心指导下,原、被告在微信小程序“多元调解”平台上注册并实名认证,承办法官通过该平台与张某和凌某进行了视频通话,并最终促成双方达成了分期付款的协议。

一个星期后就是双方约定的第一期付款时间,虽然诉讼案件已经结案了,但承办法官依然认真负责地给凌某打电话提醒其履行义务,以免进入强制执行程序。两天后,张某给法官打来电话,告知了案件履行情况,并再三表示感谢。

 

竹溪法官高效、为民的工作作风再次温暖了她

6月15日下午3点,蒋家堰法庭开庭审理了一起离婚案件。原告范某从外地匆匆赶到蒋家堰来开庭,在庭审中双方对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事实均无异议,但在财产分割方面存在分歧,经过几番争论,最终双方在承办法官的引导下达成了调解协议。闭庭后,原告跟承办法官表示自己要赶时间,已经买了下午5:30的返程车票,但是希望在回去之前能够拿到调解书,与被告彻底了断。此时已经是下午4:40了,为了满足当事人的需求,承办法官立即开始制作调解书,同时安排书记员提前出发到县法院去等待打印文书、加盖公章。下午5:15分,书记员和保安开着警车一路飞驰到竹溪客运站,将调解书送到范某手中。范某表示,虽然被告伤了她的心,让她对婚姻失去信心,甚至对竹溪人都带有偏见了,但是竹溪法官高效、为民的工作作风却再次温暖了她。

 

“你们这才是真正的司法为民啊!”

最近,家住十堰的蔡某遇到一件糟心事。几年前竹溪县蒋家堰镇的张某在蔡某处赊购了一批货物,蔡某年年问张某要钱,张某刚开始还慢慢给钱,后来剩下13000元至今未付,且不接电话、不回信息。蔡某无奈之下通过114电话查询到蒋家堰法庭的办公电话进行咨询,法庭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主动联系了张某。张某确认欠款属实,并表示会在一个星期内将钱转给蔡某,让法庭工作人员帮忙做工作,叫蔡某不要起诉。工作人员与蔡某沟通后,蔡某表示可以暂不起诉。谁知,一个星期后张某仍未付款,于是蔡某在法庭工人员的指导下办理了网上立案手续。收到蔡某的立案材料后,法庭工作人员及时找到张某,向其送达应诉材料,并告知不及时付款将会面临的一系列法律后果,迫于压力,张某在开庭前一天将欠款全部转给了蔡某。当日,蔡某在电话里不敢相信的说:“这才几天时间呀,你们就帮我把欠了好几年的钱要回来了!还不用我自己跑路,你们这才是真正的司法为民啊!”随即,蔡某办理了撤诉手续。

当事人的感谢,对法官来说既是褒奖,也是鞭策!“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也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人民法官办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今后的工作中,蒋家堰法庭全体干警将以“撸起袖子加油干”的饱满热情,“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干事豪情,继续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实践要求,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积极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打造百姓家门口的政法服务阵地,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